四库全书总目(文渊阁钦定)[简繁] app for iPhone and iPad


4.6 ( 3696 ratings )
Education Book
Developer: GUAN YI WU
9.99 USD
Current version: 1.0.0, last update: 7 years ago
First release : 29 Nov 2011
App size: 16.72 Mb

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为中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。又称《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,或简称《四库提要》。

中国清代官修书目。亦称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清朝设立《四库全书》馆,纂修《四库全书》。凡收入《四库全书》的书籍和“无碍”未毁(存目)的书籍,都由馆臣撰写提要,后由总纂修官纪昀、陆锡熊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加以修改,于乾隆四十六年(1781)汇辑成《四库全书总目》200 卷,乾隆五十八年(1793)由武英殿刊行。

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共收录书籍10254种,172860 卷。其中收入《四库全书》的3461种,79309卷;“存目”6793种,93551卷。基本上包括了先秦至清初尚传世的重要书籍,尤其对元代以前的书籍收录较全。该书除著录书名、卷数和著者外,还注明书籍来源,如采进本、内府本、敕撰本、进献本、《永乐大典》本、通行本等。提要部分通常简介著者,论述著作内容得失,说明文字增删,卷帙分合,版本异同。

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首有弘历的“圣谕”,四库全书馆臣的“表文”及“职名”、“凡例”等,记载了《四库全书》和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的编纂经过、人员分工和编写体例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所收书籍按四部分类法编排,共分4部44类,其中经部10类、史部15类、子部14类、集部 5类,有些类下再分若干小类 ,同一小类图书以时代为序,经、史、子、集每部之前有总序,每类之前有类序,小类后间有按语,旨在说明某类图书的学术源流及立类理由。

【附:四库全书的版本和命运】

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四套书陆续完成,全书共抄7部,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、奉天故宫(今沈阳)文溯阁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,合称“内廷四阁”(或称“北四阁”)。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,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,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,即“江浙三阁”(或称“南三阁”),各藏抄本一部。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。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,校勘更精、字体也更工整。

《四库全书》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,中国历经动乱,《四库全书》也同样饱经沧桑,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。其中,文源阁本在咸丰十年(1860年)英法联军攻占北京、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,[4]文宗、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;[12]杭州文澜阁藏书楼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,所藏《四库全书》散落民间;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、整理、补抄,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,于光绪七年(1881年)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。文澜阁本在民国以后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,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。因此《四库全书》今天只存3套半;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,后经上海、南京转运至台湾,现藏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(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)。文溯阁本于民国十一年(1922年)险些被卖给日本人,现藏兰州甘肃省图书馆。近些年,对于文溯阁本是否要归还沈阳,甘肃、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。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下令调拨到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,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。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杭州浙江省图书馆。